Search results for Binance 钱包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Binance 钱包
binance钱包ido的这个 $milk ,链上和交易所差价一倍,但交易所只能充值cosmos链的,bsc的充不了。 能跨链吗? https://t.co/renhLWJF6R
0
3
2
0
最近大家都在忙着刷Binance钱包分数,有种小时候拼命复习等考试成绩出分的感觉。不得不说,这个设计确实挺厉害的,可以说全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Binance。 我们团队是没有参与批量刷分的,还在保持关注一些撸毛和链上机会,集中在AI赛道上更多些。原因也很简单,不光是概念更火爆,层出不断出现的新AI项目,甚至老项目都在纷纷转型,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Binance在年初就制定了“AI First”的战略。原话则是:BNB Chain 的愿景是成为 AI 优先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BNB链正在All in AI赛道,尝试搭建一个AI first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BNB Chain 近期发布了全新开放协议 Model Context Protocol(简称 MCP),为 BNB Chain 带来即插即用的 AI 集成能力,同时为 AI agents 解锁整个 BSC 与 opBNB 的庞大区块链数据。 在有关AI X Web3的设想当中,Defi类的AI“交易员”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然而AI具有模糊推理和AI幻觉等特性,现阶段相比于决策和执行,AI代理可能更适合对数据的处理和整合。MCP协议为AI代理的发展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赋予AI“记忆”和“权限”,加速AI代理上链进程,让AI代理宏大叙事实现之前能有更多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落地。 作为 BNB Chain “AI First”战略的一部分,MCP 协议可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区块链数据与 AI 模型,帮助开发者构建更智能、具备上下文感知能力的应用程序。开发者无需再为每一个工具或数据集单独构建定制化接口,只需接入这一为 Web3 与 AI 协同发展而设计的安全标准框架,专心于自己领域的开发。 BNB Chain 的“AI 优先”战略正通过黑客马拉松、专属解决方案和最有价值建设者 (MVB) 计划等方式积极推动 AI 发展。开发者可以使用像 Eliza、ShellAgent、termix_ai 和 REVOX 这样的定制套件来构建 AI 代理来完成内容创建和数据分析等任务。并通过BNB AI 黑客马拉松获得持续激励,在BNB 链上构建更多真实的 AI 和 Web3 应用。 其中 @revoxdotai 马上要推出 V2 更新,值得关注下。它也是BNB Chian 第 8 期 MVB 项目,之前拿了SevenX Ventures,Foresight Ventures,Hashkey Capital等机构的投资。Studio V2 是由 BNBCHAIN 的 MCP 协议驱动的新一代 AI Agent 框架,它将使代理更容易协同工作、流畅使用工具并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同时保持去中心化。 在BNB最近的Revolutionizing AI Agent with Web3 企划当中,REVOX Studio是BNB首推的非代码开发平台之一。REVOX Studio 拥有丰富的插件库和集成的代理市场,使开发人员能够创建与 Web3 协议无缝交互的复杂 AI 代理和应用程序,促使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高效落地。 BNB链这次对于发展AI的决心能看出来是相当坚定的,提供的基础设施支持在现阶段来说也很完备。AI赛道亟待一款能被市场广泛接受的应用出现,来验证Web3结合AI的可行性,释放AI赛道更多的潜力,希望能尽早在BNB链上发生。
Show more
0
0
0
0
‼️4.30更新 1.@BSquaredNetwork加入#Binance 钱包#@BinanceWallet 独家 TGE。活动时间:4 月 30 日16:00 至18:00(北京时间)Alpha Points需要达到82 @binancezh 2.三上悠亚发布的 Meme 币 MIKAMI 收款地址募资金额已达 14414 枚 SOL,约合 2111224 美元,话说上一轮牛三上悠亚也发币了吧,记得当时有2个,一个是NFT,还有个好像是站台的,最后基本都一地鸡毛@yua_mikami 3.BNB Chain 2025年第一季生态报告:网络收入达7080万美元,季增58.1%@BNBCHAIN 4.Movement Network基金会表示7.4 亿枚 MOVE 代币已被返还至基金会钱包,用于 MoveDrop 的准备工作。这些代币此前已分配给 MoveDrop 的初始 L1 阶段。@movementlabsxyz 5.NFT鲸鱼din­gal­ing将于本周推出 Solana 链上代币发行平台 boop,启动时将进行空投,奖励交易用户。@boopdotfun @dingalingts
Show more
0
7
7
0
⚡️接着奏乐接着舞!丨 #Binance# 钱包推出第13期独家TGE—— 刚收到Holder空投, $SIGN 和 $HAEDAL 的Alpha空投还没到账,紧接着钱包打新又来了。 现在币安的福利像个流水席,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这一次的项目是 @milky_way_zone ( $MILK ),定位是模块化区块链生态中首个流动性质押与再质押协议。 ⏰认购时间:2025年4月29日 16:00--18:00。 🔔认购资格:Alpha 积分门槛将在4月29日认购时间前公布。 大胆预测一下,明天的打新门槛会是多少? 我先来!80分——
Show more
预告预告!#币安钱包# 独家TGE又来了!第13期上线 @milky_way_zone ( $MILK ) ⏰ 认购时间:2025年4月29日16:00-18:00(UTC+8) 📜 认购资格:Alpha 积分门槛将在4月29日认购时间前公布 🎁 额外20,000,000 个 $MILK 将用于未来的市场推广活动,具体细节将另行公布。 活动入口即将开放,敬请期待! https://t.co/DJi3UgamXR
Show more
0
6
2
0
有人能通过正常的交易拿到alpha积分吗? 重申一遍,我不反对alpha,我反对的是alpha points现行的规则,刷交易量。 我不知道这个有什么用,除了看起来binance 钱包市占率很高,无敌高,还有什么意义,没有波动,没有手续费,什么都没留下。 另外我很讨厌侵占社区份额,该项目方出的,请扣团队份额。
Show more
0
44
33
2
🧐不吹不黑:谈谈 Alpha 空投的精准投放逻辑: 最近很多人探讨一个话题:币安搞死了空投赛道? 我深入了解了一下 Alpha 的分发逻辑,发现—— 其实钱包 Alpha 积分和福利,更像是一次“精准宣发”的典范操作,而不是所谓的“空投灾难”。 1) 项目方给 Binance 的,是一部分单独预留的 TGE 份额,属于【钱包独家】分发。 这部分本就不是社区交互任务的奖励,而是给到生态合作方做精准分发的。 社区交互这部分之前定好的,不会因为币安钱包活动减少。 至于币安设计 Alpha 积分模式,肯定是根据他们特点来决定的,第一性原理,偏向于未来增长和活跃真实用户激活,其实是很合理的。 2) 钱包 TGE 不是剥夺了 撸毛的份额,而是剥夺了 KOL 的宣发份额: Alpha 是希望空投“打出效果”的项目: 它不是搞慈善,是要找能带来用户量+交易深度的合作伙伴。 BN 用户不仅买得动,还能放大项目声量和价格支撑,属于一个分发+宣发的重点能量场, 这不叫抢,是精准投放。 很多项目做了这一步,就减少了大部分宣发的费用,很多 Agency 都知道,实际上抢了宣发份额。 3) 空投是项目方资源分配的市场行为。 站在项目方角度你就明白了: Alpha 想要 TGE 打出交易量,就得找“有用户、有买盘”的平台挂钩空投; Binance Wallet 带来的不是几万个撸空账户,而是真金白银的用户参与。 真要说谁被抢走了份额,那也是别的中心化钱包、冷钱包用户—— 被 Binance 钱包从市场竞争中赢走了合作资格。 而不是我们这种做了链上任务的人,空投被删了。 简单来说,Binance 参与的,是“额外空投池”+“精准生态投放”模式,不影响原定社区空投份额,也不是平白空降抢糖果。
Show more
用户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建议与反馈!针对您提到的相关内容,我们希望做如下说明: 1. 币安的TGE份额来自于项目方的市场费用,不影响项目方在其自有社区的空投份额(如图所示)。如您对此仍存在疑问,建议参考各项目方的空投规则,或直接向项目方了解详情。 2. 关于您提及的币安Alpha福利体系的建议,我们已收到。 后续我们也会积极评估将链上活动数据纳入考量的可行性。 3. 目前https://t.co/1srrq7FQKI已上线Megadrop产品, 该产品已将链上活动纳入空投奖励机制,欢迎您来体验和关注。 再次感谢您对币安一直以来的支持!- FL
Show more
0
1
2
1
还来? 停不下来了是吧,#币安# 又来送钱! 这次是多少分? 85?100? 村里大妈还没聊好条件呢! 注册币安开赚猪脚饭https://t.co/SlDOlOQZjr 这次 #Binance钱包# 的项目是@BSquaredNetwork ,兄弟们好好刷,别到时候不符合条件,b2刷成2b了 📜 资格:所需的Alpha积分门槛将于4月30日订阅开始前公布。
Show more
0
10
3
3
‼️5月6日更新 1. @LineaBuild 被发现在 Agora 平台测试部署网站,代币合约也疑似遭曝光,传言称可能在 9 号有大动作,但愿是真的,这是我唯一上了多号的项目,发现我就不能勤快,勤快必被反撸,真想说一句CTM 2. $jager 半夜上线Binance Alpha并新高,目前登顶Binance Alpha涨幅榜NO.1,@jager_BSC 空投空投进入最后倒计时,动态减产机制下越晚领取越少,未领部分将回流流动性池。@four_meme_ 3. Binance 第69期 Launchpool 项目 SXT 今晨8点开启,活动为期2天,当前已吸引逾864万枚 BNB、4.13亿 FDUSD、20.81亿 USDC 参与。SXT 将于 5 月 8 日 21:00(东八区时间)上线现货交易,并同步登陆 Binance Alpha,符合 Alpha 积分门槛的用户将在开盘后10分钟内获空投,具体门槛将于当天公布,部分特定 UID 用户也有机会获得额外空投。@binancezh @BinanceWallet @SpaceandTimeDB 4. @MYX_Finance 将联合 @PancakeSwap 参与 Binance 钱包第15期独家 TGE,订阅时间为 5 月 6 日 8:00-10:00(UTC),资格细则将于开始前公布@BinanceWallet @binancezh 5.Boy­co 流动性预存活动今日结束,预存资产已开放赎回,Boy­co 活动的 BERA 空投奖励检查器已上线。查询链接:https://t.co/yORYLKQgTU 目前只能查询,领取要等今晚 20:30 开放赎回后才能同步@berachain 6.本周MOVE、LAYER、APT将迎来一次性代币大额解锁,本周三大项目将迎来大额代币解锁:MOVE 将于 5 月 9 日解锁 5000 万枚(约 822 万美元,占流通量 2%),LAYER 将于 5 月 11 日解锁 2702 万枚(约 7835 万美元,占 12.87%),APT 将于 5 月 13 日解锁 1131 万枚(约 5587 万美元,占 1.82%)。@solayer_labs @movementlabsxyz @MVMT_CN @Aptos 7.Coinbase将于5月7日暂停以太坊网络充提以支持Pectra升级,暂停时间为北京时间 17:50 至 18:45。 8.CoinGecko报告称自2021年以来登记的近700万个加密货币项目中,已有370万个项目停止交易,失败率高达52.7%。其中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最为惨淡,单季度就有180万个项目失败,占历史总失败数的49.7%。尤其2025年初在Trump上任与https://t.co/tdVbKbQrjJ掀起代币热潮双重影响下,项目淘汰率飙升
Show more
0
8
5
1
长点记性吧兄弟萌 助记词丢了就是资产归零 码住: •小本本记好,放床头 •iCloud/Google Drive 双备份 •二维码/文件截图另存 别懒,备份不是选项,是刚需 高考生都知道备份重要,你还不动手? 别到时候只剩一张截图还锁在前女友手机里🤫🤫🤫🤫 #Binance# #MPC钱包# #加密安全# #备份#
Show more
#binance# 关于如何备份和恢复钱包攻略 请参与高考的同学们惠存☺️ https://t.co/yPzrtJwBP6
0
6
1
0
币安在下一盘大棋,那么有钱就有人才的加入,产品缺的时间也会被alpha给弥补上。会不会某一天更新完,币安钱包更上一层楼,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产品出现? 闲来无事,逼逼几句,哈哈。 我在想任何龙头企业每跨出的一步,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为什么币安要大力开发 Web3 钱包?为什么要搞 Alpha 积分、送空投,把“撸毛”散户当作核心用户运营?这背后肯定是用户,但也是在为下一场加密行业的基础设施大洗牌提前布局。 1、CEX 的尽头,是 Web3 钱包? 当前中心化交易所早已卷无可卷,合规政策趋严,可施展空间被压缩。而用户对资产“自托管”的认知也在逐步提高,从FTX暴雷到监管收紧,大家开始重新审视“你的币到底是谁保管的”。币安很清楚,再不转型,也许会被下一个周期淘汰。 所以他们必须提前卡位 Web3 钱包这个未来“超级入口”。 Web3 钱包,不只是一个装币的工具,更是未来链上所有行为的“操作系统”:交易、质押、借贷、NFT、GameFi、社交、身份认证……一切链上的交互都会围绕钱包展开。 控制了钱包,就控制了用户的资产动线、交易习惯和生态偏好。这是比“拥有交易所”更深层的用户黏性。 2、Alpha 积分系统:低成本、高效率、能持续复制的引流神器 Alpha 是什么?是币安钱包在 Web3 世界里跑的第一个“用户养成游戏”。 做任务得积分。 积分可领取空投。 覆盖链上交互、代币交易、NFT、MEME、DApp 等多场景。 这背后的本质是:用“空投预期”代替“广告投放”,激励用户建立链上交互习惯。 传统的钱包是“装好就不用”,而 Alpha 把它变成了一个“每天都想打开”的入口。用户撸积分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链上的逐步适应和教育。撸得久了,自然形成路径依赖,这是币安最想看到的:撸毛用户被悄悄转化为忠实用户。反正在哪里交易都一样,还可以白嫖空投,何乐而不为。 3、整个 Web3 钱包赛道,会不会要变天了 当前的钱包产品,无论是tokenpocker 、Metamask体验都停留在“熟练用户”的层级,对新手极不友好。而币安的机会就是用“超级用户体验 + 超低学习门槛”,是从 CEX 用户转变为链上用户的引导路径。 观察币安钱包近几个月的变化,可以发现: 支持一键跨链、自动添加代币、Gas 优化。 多链一体、数据聚合、内置交易功能。 强社交属性,绑定身份、分享任务、邀请返利。 加入 Alpha 后界面和产品节奏非常“游戏化”,上瘾机制明显。 这种“钱包+游戏+空投”的组合拳,其实是在为 Web3 打造 App Store 级别的流量入口。而这个入口一旦成型,币安将重新定义整个链上生态的分发逻辑,开发者会不会不再从交易所出发,而是围绕钱包设计产品。 4、币安的终极目标:掌握链上分发权 + 成为下一个超级平台 一旦用户通过 Alpha 系统形成链上操作习惯,币安钱包未来可能不仅仅是“钱包”,而是: 钱包即 Launchpad:所有新项目先从钱包发起。 钱包即公链入口:BSC 全生态用户从这里接入。 钱包即推荐系统:智能推荐 DApp 和代币。 钱包即社交网络:好友推荐、资产可见、交互记录留存。 这会是一个围绕资产、行为和社交构建的“链上超级入口”,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存币工具。 所以币安钱包的撸毛只是开始,下一波忠诚用户已上线。 目前你看到的 Alpha 任务,只是币安在构建一套完整“链上用户忠诚系统”的前奏。撸毛也好,赚积分也罢,本质都是在训练用户用钱包完成真实交互,最后沉淀在 Binance Web3 钱包这个未来“超级平台”里。 这场看似送福利的行为,其实就是,哈哈。但更为重要的是,币安在用最低成本培养下一批链上核心用户,并试图用 Web3 钱包在下个周期构建属于自己的“不可撼动的护城河”。 当大多数项目还在为“怎么冷启动用户”发愁的时候,币安已经用 Alpha 把一切融入“游戏化入口 + 空投激励 + 社交传播”的闭环中。 未来真正让你眼前一亮的钱包产品,很可能已经在你撸积分的时候默默长成了。 @cz_binance @heyibinance
Show more
0
35
55
5
吴说获悉,据 Onchain Lens 监测,某新建钱包从 Binance 提取 400 枚 BTC ,价值约 4726 万美元。过去 3 天内,共有 3 个新创建的钱包从 Binance 累计提取 1400 枚比特币,总价值约 1.6518 亿美元。https://t.co/7upWTWRmUE
Show more
0
0
1
0
这是我在 #binance# 和 #OKX# 的仓位,其中 $BTC 只有近期抄底的一部分在交易所,几乎所有的 #ETH# 都在冷钱包,在 Binance 和 Coinbase 都有一部分资金做理财和抄底准备。 OK钱包里的山寨比较多,目前距离历史最高收益差距是 39% ,Binance 的持仓在广场是开放的,大仓位几乎就是增加了 Bitcoin。 https://t.co/hApiUXVflo
Show more
0
0
2
1
7 万枚 ETH ($210.56M) 在过去半小时里从 HTX 流入 Binance。这是要?🤔 1⃣HTX Recovery 钱包从 Aave 赎回 7.3 万枚 ETH ($219.18M),然后转到 HTX 热钱包; 2⃣随后这 7 万枚 ETH 从 HTX 热钱包流入 Binance。 HTX Recovery 钱包地址链接🔗👉:https://t.co/QSdVDNGQtD 本文由 #Bitget|#@Bitget_zh 赞助
Show more
0
24
15
1
乌克兰基辅佩切尔斯克区法院裁定,将一起涉重大诈骗与非法赌博调查中查获的虚拟资产移交国家资产回收与管理机构(ARMA)。涉案资产来自注册于加密交易所 Binance 的数字钱包,归一乌克兰国民(ОСОБА_6)所有,涉嫌通过 rollbit com 等无牌平台洗钱。被扣押资产总额超 5 亿格里夫纳,远超监管门槛。法院并命令 Binance 在塞舌尔注册实体 Nest Services Limited 配合资产转移。(Crowdfundinsider)https://t.co/daD8MJCCPg
Show more
0
1
0
0
虽然你在币圈赚了很钱,但99%的人没用过所有类型的加密钱包! 今天给你们唠唠 Web3 钱包那点事儿!Web3 钱包可是咱们混区块链、玩加密货币的命根子,存币、搞 NFT、撩 DApp 全靠它!种类多得跟夜市摊似的,选不对可就得吃瘪。别慌,鸟哥我把八大钱包类型扒得透透的,包你一看就懂! Web3 钱包按存储方式、控制权和场景分了八种: 热钱包、冷钱包、软件钱包、硬件钱包、托管钱包、非托管钱包、多签钱包、纸钱包。 热钱包像 @OKXWallet_CN、MetaMask,联网快,适合小额快交易; 冷钱包像 Ledger,离线存私钥,安全得跟金库似的,适合囤大钱,就是交易慢点。 软件钱包免费好用,像 Coinbase Wallet,但设备得防毒; 硬件钱包像 Trezor,专为大户,贵点但稳。 托管钱包像 Binance,新手友好,私钥却在别人手里; 非托管钱包像 Argent,私钥你全控,丢了助记词就 GG 了。 多签钱包适合团队,安全高但麻烦点;纸钱包超便宜,离线超安全,可惜容易丢。 最常用的OKX Web3钱包下载地址: https://t.co/U2F8zq8lXZ
Show more
0
0
4
0
今天币安Alpha刷那个?刷$SKYAI @SKYAIpro有V3池子交易深度不错,万分之1磨损!! 上个月有个叼毛撸了币安钱包10多万RMB!交易所的毛比较好撸,就是大家越来越卷了,都在偷偷的卷!刷这个我真的都感觉我是天选之人了,每次几乎没磨损,经常还能赚点钱! 🌕【操作流程】 1.进入币安手机钱包alpha—点击BNB—然后找到 $SKYAI 2.进入购买 $SKYAI ⚠️ 购买重点 ▪️要选择USDT去购买,不能用BNB ▪️最低收款金额,这个地方要设置滑点0.1% ▪️然后就可以点击兑换了 AI类型的meme最近好像又开始爆发了?SKYAI已经不是纯meme了,在这个月初的时候官推放出一段 Demo 视频,展示了一堆链上 AI 助手的功能: 🔸自动筛选热门代币+评估安全性 🔸实时监控钱包余额 🔸语音/文本指令直接买币(“一句话买入 SKYAI”那种) 社区的人把这个称为“炒币外挂”,简直就是小白的福音,像 ChatGPT 变成链上智能管家。 感觉这些都只是SKYAI的开始,反正都是刷,肯定看怎么磨损小。 #Binance# #币安钱包# #币安钱包#
Show more
0
20
39
7
Gomble Games 代币一周上涨147%,这让我想起去年SpaceKids NFT一度上涨到 $2000。现在空投可以领,截止到5月16日(过期销毁)。 当时因为是0成本空投,应该大部分人都参与了,快去看看自己有没有:https://t.co/buWwX6E2hP Gomble背景非常强,目前代币TGE半个月,后面应该还有很多动作。目前社区有很多活动可以参与: 一、Gomble当前活动 (1)https://t.co/aPp3nGWBM7 Launchpool (5月14 20:00截止) 🔹奖池:4,636,200 $GM 🔹参与方式:质押$GM或$ETH 🔹每小时实时到账,100%即时解锁 (2)参与 Binance Alpha $GM 已在Binance Alpha上线,在Binance交易所或者钱包交易$GM 可以获得Alpha积分。 考虑到目前代币市值较低,我进了点货,等爆发。 (3)Play the challenge 领取 $GM 后,可以参与挑战,赢了可以获得更多,输了则会失去部分代币。 二、$GM 目前是低市值项目吗? GOMBLE 是韩国顶级移动游戏公司 111 Percent 孵化的 Web3 游戏项目,一发布就获得了YZi Labs和Animoca Brands同时投资。 Gomble的目标市场是全球休闲游戏玩家(约20亿人),通过低门槛的Web3游戏吸引非加密用户。其竞争对手包括: 🔹Axie Infinity、The Sandbox:更偏向重度游戏和元宇宙,复杂性较高。 🔹Notcoin、Hamster Kombat:同样基于Telegram的Web3游戏,但社交机制和生态深度不如Gomble。 🔹Gomble通过“简单+社交+可持续”的差异化定位,在Web3游戏市场中占据独特位置。 市值对比如下: 目前$GM只有4684万美元,属于比较低的市值项目。据悉 Gomble 上一轮融资的估值在7000万美元,当前FDV离上一轮融资估值还差1.49倍,看来$GM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项目亮点 与传统的 Web3 游戏不同,GOMBLE 并不强调“打怪升级”,而是通过自研的 PoSQ(Proof of SQUAD)机制记录玩家之间的社交协作行为。激励分配的核心依据是谁和谁组队、完成了哪些任务、是否有共同参与。这种“社交即价值”的链上体系,彻底颠覆了钱包资产主导的游戏参与逻辑,有助于建立真正可持续的社群关系。 作为游戏平台GOMBLE 已上线多款游戏及 Telegram 小游戏,其中单款游戏 Eggdrop 在两周内吸金超过 200 万,日活峰值达到 60 万,超过行业平均留存率。 代币TGE后,GOMBLE计划推出更多自研游戏,并通过GOMBLE BUILDERS引入第三方游戏,目标覆盖111 Percent 的150+游戏目录。利用111 Percent的全球市场经验,进一步渗透欧美、东南亚等市场。
Show more
0
1
3
0
三等下属搞不清自己的位置,也搞不清领导的思想 二等下属明白自己的位置,也揣摩领导的思想,但却仅限于服从领导的思想 一等下属,理解领导,利用领导,顺应规律做事,逆着局势做人,在不同的大小周期和事件里,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投靠大佬的三个等级,越低级的野心越大,暴露需求感越早,越高级的人越懂克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接近权力不代表拥有权力,这是非常多的人会犯的错误,自以为得到的大佬的青睐,就共享了大佬的权力,完全没思考过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位置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向上社交的本质在于背锅,当你能够和所谓的向上社交的大哥接触的时候,对方必然是灰黑产业的残存。对方必须要有一定方面的负面承担的时刻,才会选择向下社交,否则对方找下面的人完全没用。 当你对大佬没有任何价值的时候,你还有一个价值,就是你还有一条命。 这条命值多少钱,取决于你跟的是什么人,替他背了多少骂,精神上挨了多少刀,帮他解决了什么样的负面时刻的问题 你跟谁,跟谁就决定你这条命值多少钱 1.你敢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做嘴替讲别人不敢讲的话 2.你能找到更便宜的渠道将第一类创造的产品进行生产 分销 运输 分配 3.你能把流动性的资金(市场注意力),从干涸变为流动 做完这些,你这条命就可以卖出价格 以上文字请大家务必对号入座,看一看从binance cex到bsc 币安钱包 到binance alpha points 币安本身的再次链上创业的权力游戏中,分别在不同周期,出现不同的人物角色,做对了哪些事,拿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做错了哪些事情,失去了什么样的机会。
Show more
0
1
14
3
Infini vs OKX:Web3支付赛道的差异化定位与潜在冲击 引言:PayFi 崛起与两种路线 看这么多人在讲PayFi,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真正讲到点子上 Web3支付(PayFi)正在成为新热潮。Solana 基金会主席 @calilyliu 提出的 “PayFi” 概念已成行业热点,预示整个 Web3 正转向链下真实消费场景​。 简单来说,PayFi 主打让加密货币在日常生活中「能赚能花」,不仅局限于交易投机。 本文聚焦两股不同力量在该赛道的探索:新锐初创 @0xinfini 和头部生态 @okxchinese 。前者被誉为“Web3余额宝”,以 “U卡+余额宝” 的产品策略,外加 @Christianeth 李爹 和 @0xsexybanana 郡主 两位大佬的鬼才营销快速出圈;后者今天正式推出产品,但凭借自身 Web3钱包生态 和 交易所体量,被视作有望打造“链上支付宝”的巨头选手。两者截然不同的定位与策略,将从不同层面冲击加密支付(PayFi)赛道。 Infini:“钱包里的余额宝+消费卡”创新 Infini 定位为下一代稳定币数字银行,瞄准支付+理财的 PayFi 场景​。 简单来说,Infini 想做的就是让用户一边存加密资产赚利息,一边随时用于消费。据其官网介绍,Infini 面向大众提供加密支付方式:用户通过 Infini 可即时使用加密货币付款,同时每天获取利息收益;且没有月费、年费等传统银行卡收费。目前平台已推出虚拟卡,后续还将发行实体卡​。这意味着,在Infini的钱包里,稳定币余额每天生息,用户又能像刷银行卡一样便利地消费——难怪有人把它比作「web3界的余额宝」。 Infini 的产品亮点在于其“U卡”与链上理财的结合创新:一方面,Infini 发行为稳定币准备的Visa卡,用户可将稳定币充值进卡,用于线上线下商户消费;另一方面,存放在Infini钱包内的稳定币会自动参与链上收益策略,产生每日利息,类似余额宝让闲钱增值的模式。这套组合赋予用户极佳的使用体验:开卡零成本、充值便捷、消费顺滑​。 Infini 此前与各大加密社区及华语区KOL合作推出联名卡面、免手续费等活动,凭借精美的卡片设计和友好的使用体验,吸引了众多用户关注和喜爱​。 比如在春节期间,Infini 上线了链上发红包功能,用户可直接通过链接赠送稳定币红包,一度与币安等交易所的红包活动比肩。这些接地气的产品玩法迅速培育了用户用币消费的习惯,也帮助 Infini 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可观的用户基础和资金沉淀:截至被曝安全事件前夕,其官方 X 帐号粉丝数突破1万,平台 TVL(总锁仓量)已超过5000万美元。 在产品哲学上,Infini体现出一种“让钱动起来”的理念,即稳定币不应闲置浪费,而要像法币存银行一样日息增值,同时保持随时可用的流动性。这种创新模式的背后离不开对DeFi收益和传统支付接口的巧妙整合:Infini 将用户的稳定币充值资金分散投入多个合作渠道获取收益,包括链上借贷协议(如 Morpho)提供的利息、以美元国债为基础的RWA收益(如 Usual),以及Delta中性策略的稳定币协议(如 Ethena)等​ 。由此,用户资产每天产生的收益来自多元且专业的策略来源,相当于把银行理财搬到了链上。另外在支付侧,Infini选择与Visa/Master等传统网络对接发行卡片,解决了加密货币直接用于线下支付的最后一环。 这种“前端集中、后端分散”的设计,使用户体验高度友好:前端只需使用Infini钱包App和卡片,背后复杂的链上操作都由团队打理。这也反映了Infini团队的产品哲学:用Web2熟悉的壳,包裹Web3创新的核,降低用户门槛。 Infini 的模式具有相当的创新性,但也引发“可复制性”的讨论。一方面,其“余额宝+信用卡”思路本质上是对传统互联网金融(如支付宝余额宝+借记卡)的加密版复刻,概念上并非不可复制。大型交易所或钱包完全可以借鉴这一组合,将自家稳定币业务与支付卡打通(事实上,https://t.co/XtbRAMHwW9等早有加密Visa卡,只是缺少链上理财部分)。但另一方面,Infini在细节上的领先优势和先发用户基础,仍给予其一定护城河。例如,其团队对DeFi收益渠道的深度对接、对华人市场习惯的拿捏(红包等功能)、以及社区运营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复制。​提到,Infini 创始人 @Christianeth 本身是资深加密玩家和NFT巨鲸,他的人脉和号召力帮助项目早期迅速获取种子用户。这种社区驱动的成长模式使 Infini 积累了一批忠实拥趸,形成初步品牌认同。在目前阶段,竞争者即便仿制功能,要撼动其核心用户群仍需时间。 此外,Infini的尝试也暴露了一些隐忧——例如近期发生的内部工程师监守自盗事件导致近5000万美元资金被卷走。虽然团队承诺由创始人个人垫付全额损失​,及时挽回了用户信心,但也说明快速创新的初创在风控和内控上存在短板。如何在保持创新速度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将是Infini模式复制者必须谨慎权衡的问题。 总的来看,Infini 以初创身份跑出了“快、小、灵”的典型打法:通过差异化功能吸引眼球,用优质体验留住用户,在垂直社区形成口碑发酵。在PayFi赛道初期,它扮演了验证概念、教育市场的先锋角色。那么,面对这样一匹PayFi黑马,行业巨头 OKX 的入场又将走怎样不同的路径? OKX:巨头的“链上支付宝”野心 作为头部加密生态,OKX 拥有交易所和 Web3 两大阵营的丰富资源。虽然其专属的PayFi产品尚未正式发布,但从OKX过往布局可以推测出其战略重心:依托自身强大的Web3钱包生态和海量交易所用户,打造一个合规且闭环的链上支付平台,堪称加密世界的“支付宝”。这种定位与Infini的草根创业路线截然不同,更像是巨头以 “生态级产品” 全面进军日常支付领域的雄心。 首先,OKX 拥有业界领先的 Web3钱包基础。早在近年,OKX就在其交易所App内集成了非托管的多链钱包(OKX Web3 Wallet),并一举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大量用户因为NFT铸造、BRC-20等热点而开启了OKX钱包,在多链时代为OKX积累了可观流量。然而正如分析所指出,目前多数Web3钱包缺乏交易闭环和资金留存机制,往往“只有用户、没有商家”,无法像支付宝/微信那样自成支付生态​。用户资产并不真正留存在钱包系统内(非托管的钱包不托管资金),也缺少金融增值服务​。因此,即便OKX钱包用户众多,其钱包尚未独立成为一个高黏性的金融平台。这正是OKX发力PayFi的机遇:通过在钱包中加入支付和理财功能,形成“存、赚、花”一站式闭环,释放钱包流量的价值。这一点上,OKX与Infini的愿景殊途同归——让用户把钱真正放在Web3钱包里,既能生息又能消费​。 其次,OKX 拥有千万级的全球 交易所用户转化 潜力。相比 @0xinfini 从零开始拓展新用户,OKX坐拥现成的大体量C端用户,只要设计好激励机制,就能将相当一部分交易用户引导至其PayFi产品上。例如,OKX可能会在交易所账户与Web3钱包间打造顺畅的资金通道,让用户一键划转资产用于日常支付或参与链上理财。这种无缝衔接将极大降低用户体验门槛:习惯了OKX的平台用户,无需另装App或学习新操作,即可享受类似“余额宝”的收益和支付服务。而OKX在品牌信任度上的优势也不容忽视。作为老牌交易所,OKX经历多轮牛熊考验,建立了较强的用户信赖。在合规性方面,OKX更是早有布局:2024年9月其新加坡子公司已获当地金融管理局(MAS)颁发的大型支付机构牌照,这意味着OKX在数字支付代币服务和跨境汇款等业务上获得了官方认可​。 合规护城河将是OKX推进链上支付的一大优势:有了监管背书,OKX在开拓法币出入金、商户合作等方面将比草根项目更为顺利,也更容易获得主流用户和机构的接受。 再次,从技术和生态角度看,OKX具备全栈式基础设施优势。OKX不仅经营交易平台,还开发了自己的公链(OKX Chain,现在的 X Layer)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这意味着OKX可以在更底层的层面优化支付体验,比如通过自有链提供更快、更低费率的链上交易支持,或通过账户抽象等技术简化支付签名流程等。而其钱包产品本身已支持数十条链、丰富的DApp接入,具备扩展为“链上超级App”的雏形。 如果说Infini是用Web2的皮囊包装Web3内核,那么 @star_okx 很可能选择“从底层链到应用全面打通”的路线,自建一个完整的链上金融体系。这种体系类比支付宝在Web2中的角色——支付宝并非简单的支付工具,而是账号体系、资金账户、支付清算网络和金融服务平台的综合体。OKX有能力也有动机去打造类似的全能型链上钱包应用:用户的稳定币等资产由钱包/链上账户托管,在获得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用于扫码支付、转账,或一键参与各种链上理财产品,所有这些操作都在OKX生态内闭环完成。这将真正实现一个“链上的支付宝”愿景,让加密用户体验到与支付宝近似的便利,但底层运行在去中心化网络上。 当然,OKX 产品尚未完全问世(今日上线的更像是早期测试版本),以上描绘带有推测性质。不过行业已有迹象表明头部玩家对PayFi的浓厚兴趣:例如另一交易所巨头 @cz_binance@binancezh 钱包近期公布了2025年PayFi战略,计划把“赚、花、转”功能整合进钱包生态,推动数千万用户将加密资产转化为日常金融工具​。 可见,交易所系钱包正竞相进军这一蓝海。可以预期,OKX 的方案在形态上或许会与Infini有相似之处(如稳定币利息、生息钱包余额),但在运营策略上会更偏向生态联动与合规拓展:可能通过OKX交易所和公链资源,为其PayFi产品导流,并与线下商户、金融机构合作实现支付落地。这是一场“以慢制快”的战役——初创可以快速试错抢占心智,但巨头拥有更深厚的弹药和更广阔的战场。 差异化比较:初创 VS 巨头,各显其能 两款产品背靠截然不同的背景,走着不同的发展路线,具体差异可总结如下: 集中化 vs 去中心化:Infini 虽然利用了去中心化协议获取收益,但整体产品架构偏向中心化服务——用户资金实际托管在Infini平台智能合约或账户中,由团队调配到各收益渠道,这从其遭遇内鬼盗币也可见一斑​。 相反,OKX的方案大概率建立在去中心化钱包基础上(非托管),用户自行保管资产私钥。但需要注意,为实现类支付宝的体验,OKX可能会在去中心化钱包外层增加一层托管/风控措施(例如有KYC的子账户、社恢复等),形成一种“去中心化内核+中心化保障”的混合架构。所以严格来说,两者在集中化程度上各有平衡:Infini更像金融服务提供商,用户把钱交给它打理;OKX则更强调提供基础工具,用户资金仍在链上自主控制,只是在合规要求下接入部分中心化元素。 品牌背书 vs 产品玩法:OKX 背靠强大品牌和庞大用户基数,本身自带信任背书和流量,推广一款新产品的难度相对较小。用户倾向相信OKX的安全和稳定,对其推出的支付产品愿意尝试,这种信任尤其在涉及资金安全时十分关键。Infini 则缺乏知名品牌光环,只能凭借新颖产品玩法和社区运营取胜。事实证明Infini通过红包、联名卡等创意活动成功破圈,就是典型的“以趣味带动增长”策略。当巨头可以用品牌降低用户决策成本时,初创则用差异化体验提高用户留存。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品牌优势能带来更广泛的普通用户,但也可能因为产品缺乏亮点而降低用户粘性;反之,玩法有趣能吸引发烧友和早期用户,但要走向大众仍需进一步建立信誉。 快节奏初创 vs 战略级生态:Infini 作为初创公司,决策链路短、迭代速度快,能够敏捷地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品方向(例如迅速上线节日红包功能等)。这种快节奏赋予它在细分市场抢跑的机会,但也埋下潜在隐患(安全事故、合规风险)。OKX 属于生态型企业,其产品推出往往经过深思熟虑,被纳入整体战略版图。OKX 推出PayFi服务,很可能是视作未来几年业务增长的战略级项目,在资源投入、风控合规上都会更充分,节奏上相对稳健。一边是小步快跑、争夺先机;一边是蓄势待发、谋求长远。在PayFi这个新兴赛道,我们将同时见证独角兽创业公司和加密巨头生态的不同创新范式。 对PayFi赛道的潜在冲击:不同层面的共振 无论路径差异如何,Infini 和 OKX 的探索都将为整个加密支付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用户教育:Infini 已经通过实际产品向用户证明了稳定币可以“像现金一样”日常使用并获取收益,降低了普通人对加密支付的陌生感。OKX 若推出类似服务,将借助其庞大用户群,把这一理念普及给更多传统交易用户​。两者都在教育市场:加密货币不止能炒,更能成为日常理财和支付工具。 生态协同:Infini 的模式带动了上下游合作,例如接入 DeFi 协议提供收益、联合社区KOL推广等,促进了多方生态合作。OKX 则有望将交易所、公链、钱包、商户等环节协同起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态联动。这将丰富整个行业的协作模式,小团队和大生态分别提供了不同的范例。 资本和合规加持:Infini 的崛起吸引了风投和社区资金关注,但安全事件也敲响警钟,未来合规和审计将更受重视。OKX 等大型玩家入场,自带雄厚资本投入和合规资源(如支付牌照​),为赛道注入了正规军力量。资本加持意味着更多创新项目将涌现,合规参与则意味着监管层面对PayFi的接受度提升,有利于整个领域长期健康发展。 社区驱动 vs. 主流触达:Infini 的成长依赖于加密社区的口碑相传和用户自发推广,体现了社区驱动的威力。这种草根力量使PayFi概念在圈内迅速发酵。而OKX的加入则标志着PayFi开始触达主流人群——当大型交易平台向其全量用户推出支付功能时,PayFi不再局限于极客圈子,有机会走进更广泛的大众视野。社区和主流的融合,将加速加密支付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进程。 综上所述,Infini 和 OKX 分别代表了 “自下而上” 与 “自上而下” 推动加密支付创新的两种力量:前者灵活多变,以产品创新撬动用户习惯;后者厚积薄发,以生态实力奠定行业标准。两者的差异化竞争不是此消彼长,反而有望形成良性共振——共同拓展市场天花板,在不同人群中培养起使用加密进行日常支付和理财的习惯。当下的PayFi赛道正处起步阶段,Infini这样的初创新星带来激情和创意,OKX这样的巨头玩家带来信心和保障。未来几年,我们或将看到加密版“支付宝”与“余额宝”的百花齐放,其竞争与协作所激发的能量,值得所有关注Web3金融的人拭目以待。 @aixbt_agent @Phyrex_Ni
Show more
0
13
16
2
#binance   # 关于如何备份和恢复钱包攻略
#binance# 关于如何备份和恢复钱包攻略 请参与高考的同学们惠存☺️ https://t.co/yPzrtJwBP6
0
0
1
0